我国的风水文化源远流长,它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百姓的日常生活。我素知四川阆中是中国第一风水古城,有“阆苑仙境、风水宝地”之美誉,但一直没有机会去领略它那博大精深的风水历史,去感受它那独具匠心的风水布局。
日历翻到了羊年的4月24日,上早晨7点多,在春风的吹拂中,携夫人与2位朋友一起,自驾前往南距汉中314公里外的四川阆中古城。我们从大河坎的“汉中”入口,驶上了京昆高速(G5)汉宁段。因是星期五,高速路上的车辆不是很多。
一路疾行,过宁强县,翻棋盘关,越陕川界,进绵广高速行驶不远,就分道驶入兰海高速(G75)前往重庆南充方向。期间,由于车载GPS导航软件损坏,经立交转盘时,曾误入广巴高速公路,后发现走错路,才经“井家坪”出入口返回到正路上。
中午12时正,下了兰海高速,进入了阆中新城区。按照路边的指示牌,穿过四个十字路口,一路直行。跨过嘉陵江大桥,转入老街,远远看见一大片栉比鳞次的古建筑群。经过近5个小时的长途奔波,终于来到了阆中古城。
在“沃尔玛”的地下停车场泊好车,在城边一家小店草草用过午餐后,穿过宏伟壮观的“状元坊”牌楼,便信步踏入了具有2300年历史的阆中古城。古城的建筑错落有致,阡陌相通,青瓦覆顶,富有巴蜀民居的特点。
走在3米多宽的古街上,环视两边,店铺间间相接。店中,除了出售色味具佳的“张飞牛肉”外,就是酸香四溢的“醋作坊”,它现场制作和售卖风味陈醋,让整条街上都飘洒着浓浓的醋香。实际上,闻名全国的“保宁醋”生产基地,就在阆中。
在这座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四大古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和安徽歙县)之一的阆中古城里,我们走走停停地来到了高约20多米,三层翘角攒尖式的中天楼下,它高高地耸立在街道的中心位置,统领着由此辐射向东南西北的四条古街。
从宽约50公分,陡直如天梯,仅容一人而登的木楼梯,挤上了第三层。沿着外悬的走廊,环行一周,凭栏而望:那“半珠式”,“品”字型和“多”字型等的建筑群体,犹如棋盘之子,这种融南北风格于一体的古城格局,历历在目。
那些长长短短的古街、古院、古屋以及点缀其中,充满着沧桑之意的古树,在繁复中见别致,在玲珑中显精巧,充分体现出了古人的居住风水观,是“天人合一”的典型范例,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在这里留下了“阆州城南天下稀”的千古名句。
下了中天楼,继续前行。走着看着,但见眼前一片开朗,举目右望,面阔三间的一座祠堂呈现在眼前,细看门楣上的匾额:上书“汉桓侯祠”。原来,是来到了张飞庙。张飞大义大勇,一直为我所敬仰,既然到此,总是要进去凭吊一番。
购买了门票后,走进了汉桓侯祠。它是明清时期重建的四合庭院式的古建筑群,占地面积约5000多平方米,规模恢宏,建造精美,并由山门、敌万楼、左右牌坊、东西厢房、大殿、后殿、墓亭、墓冢组成,为阆中古城中三国文化的一大胜迹
过敌万楼,穿大殿,但见祠内神像庄严,气氛肃穆,让人顿生一种敬畏之心。张飞为三国蜀汉时期的“五虎上将”之一,刘备攻取四川后,封张飞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并任巴西太守坐镇阆中7年之久。在镇守阆中期间,他保境安民,扶助农桑,成绩斐然。
越过宏伟的大殿,顺着覆顶的长廊走至尽头,就来到了后殿。在殿中的神龛中,是张飞的坐像。站在张飞像前,默默地注视着他那发髻扎须直立的黑脸和烁烁有神的豹眼,十分感慨他和刘备、关羽三兄弟在桃园结义后,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拚出三分天下的丰功伟绩。
出了后殿,则是坟亭,亭后就是绿草茵茵的墓冢,目测大过汉中勉县诸葛武候的坟茔。见于此,忽然想起,在十几年前,我乘船游长江三峡,经过云阳时,曾上岸瞻仰了那里的张飞庙,并在庙中看到了供奉在瓮中的头颅。
据传,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张飞在阆中被部将范疆和张达暗害后,二人取其首级投奔东吴。行至云阳,听说吴蜀讲和,便将其首级抛弃江中,为一渔翁捕鱼时打捞上岸,埋葬于飞凤山麓,世人在此立庙纪念,故有张飞“头在云阳,身在阆中”之说。
张飞遇害后,被谥为桓侯,身子葬于阆中。人们敬其忠勇,为他筑冢建祠,以示纪念。从初建时算起,汉桓侯祠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虽历遭兵火毁坏,但累毁累建,“土宇几更,墓田如故”。想到盖世英雄落得如此结果,使人唏嘘不已!
带着有点沉闷的心情,和同事们一起,出了“汉桓侯祠”,顺着弯曲而又寂静幽深的街巷,信步前行。据了解,在唐初鲁王灵夔、滕王元婴相继镇守阆中时,就在阆中按宫苑格局大兴土木、广建殿堂,逐渐使古城形成了独特的唐宋格局、明清风貌。
如今,保存下来的古街巷达60余条,古院落更是数以千计,总面积达2.1平方公里。阆中这座古城,以其悠久的历史,原味的风貌,成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不可多见的一份珍贵文化遗产,专家学者誉之为“巴蜀古建筑的实物宝库”。
踏入学道街,眼帘中就出现了建于清代的贡院。这里,曾举行过全四川的四科乡试。在贡院中,我有幸欣赏到陈列在橱柜里的唐代尹枢和宋代陈尧叟的状元卷真迹,看见了放置在楠木古案上的巨型端砚;领略了明清时期的考场和布局。
出了贡院,又移步来到了距此处不远的文庙。古城中的文庙格局和其它地方的文庙大致相同:过了飞架在金水池上的石拱桥,穿过“檽星门”,就是“杏坛”,正中宏大建筑则是“大成殿”。有不少的游人,在孔圣人的像前祈祷自己的子女能鱼跃龙门。
逶迤在状如龟背上横七竖八的纹路一样的古街上,不时可见到街边参天的巨型古榕树。我上前细观悬挂在树身上的铭牌,上书:黄葛树,树龄约1000余年。此树为独木成林,自成一片浓绿。树荫下,成游人休闲喝茶的佳地。
1300多年前,天相大师李淳风和袁天罡用周易八卦为唐太宗李世民推算大唐国运时,编写出了中华风水预言第一奇书《推背图》,国运吉昌之中,都会隐现出它的预言与理论。两位大师百年后,均归葬在这块风水宝地之中。
就这样在古城之中马不停蹄地转悠了3个多小时,慢慢地走到了水天一色的嘉陵江边。这里,有一个渡口,名叫“华光古渡”,由此乘画舫游船可达江对岸的锦屏山。锦屏山上,亭台楼阁林立,古刹名胜众多,它与古城隔河而望,交相辉映。
站在岸边,看江水倒映蓝天,远山似海市蜃楼,山水如蓬莱仙境,沐浴着习习江风,让人顿感心旷神怡。想当年,唐代画圣吴道子以此处的湖光山色为中心点,精心画出了传世佳作《三百里嘉陵江山图》,并称阆中为“嘉陵第一江山”。
沿着碧波荡漾的嘉陵江,来到了高耸在城南的“阆苑第一楼”:华光楼。此楼又名镇江楼,始建于唐,现存为清同治六年(1867)重建,是阆中古城区的标志性建筑。该楼为过街楼,通高36米,三重檐歇山式屋顶,挺拔壮丽,精致典雅,唐风清韵,特色独具。
眼前的华光楼,远比不久前登临过的中天楼还要宏伟。攀登上最高层,绿水环绕的丹青城廓、巴山剑门的山脉群峰尽收眼底,看“三面江光抱城廓,四围山势锁烟霞”。阆中的山、水、城如唇齿般相衬相倚,人居环境妙趣天成。
掌灯时分,在古城内找到了一处挂着“张家古院”的客栈,见里面环境幽静、古朴、清净,便入住进去。这是一座有300多年历史的院落,庭深三重。坐在盛开着红色花瓣的百年石榴树下,看着在夜幕中摇曳着枝条,尽情地享受这难得的宁静和柔软的时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