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新时代】
“早上工,早上工,三个早上顶一个工啊!”在煤矿工作了17年,我早就养成早起习惯。每天早上6点起床,琢磨当天工作要点,7点准时参加班前会。
班前会是我们每天的固定科目,调度值班汇报、安全小分队汇报、重点问题讲评、强调安全事项、部署重点工作……大家有一说一,安全问题放首位,怎么执行看具体。
从前,我们煤矿工人被称作“煤黑子”。一个班下来,从头到脚都挂满了“黑煤面子”,最显眼的就是两排白白的牙齿;现在,我们成了“煤亮子”,井下工作环境大变样,通过开展防尘技术研究,投用泡沫除尘新装置和风水联动、气水联动除尘装置,工作面抑尘、控尘效果实现了质的提升,下井前什么样,升井回来还什么样,干干净净。
10年前,我还是矿安全科副科长时,每天神经绷得最紧的,就是工人的安全问题。那时受技术装备限制,支护、材料搬运都要靠人力进行,矿工劳动强度很大,磕手碰脚、高处跌落等安全事故防不胜防。
这些年,煤矿技术装备日新月异。随着持续推进矿山机械化、自动化建设,尤其是“四新”技术的应用,比如综采工作面引进了超前支架和端头支架,与以前那种单体支柱支护相比,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一个循环的支护时间比原来缩短了5分钟左右,工作效率提高了四到六倍,最重要的是,矿工安全得到保障。
井下安全有序,井上绿水青山。矿区年年添新景,“春有绿、夏有花、秋有果、冬有青”。眼下正是春暖花开时节,矿区也成了附近居民休闲赏花的好去处。
变化还不止这些。从前,一休班就躺在宿舍睡大觉;现在,矿上新建了活动室、阅览室、棋牌室、篮球场、职工创新工作室,还开设了职工夜校,休闲娱乐、创新“充电”成了休班时的新选择。
17年来,我见证了煤炭产业的发展变化。从“煤黑子”到“煤亮子”,身份变亮了,环境变美了,技术装备更新了……然而,我们对煤矿的热爱没有变,对安全的执着、未来的信心始终如初。
(本报记者杨珏、本报通讯员李静采访整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